武汉市艾可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_2014年国内空压机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
概述
作为一种用于提高气体压力或输送气体的机器,压缩机按作用原理分为容积式和动力式两大类。我国习惯将动力式压缩机划归风机行业,而习惯上,又将制冷用压缩机划归制冷行业,将刹车泵划归农机行业。而空气压缩机是压缩机行业中除工艺压缩机以及其它用途压缩机外最主要的一种。
我国的压缩机工业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发展起来的,目前除少数超高压和特殊气体压缩机外(我国2000年进口空气压缩机金额为23.25亿美元),现有产品品种和产量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图1是从1952年至2005年我国压缩机年产量的变化。压缩机产品属高能耗产品,2004年对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机械工业企业的统计结果表明,气体压缩机械制造业占总工业总产值为216亿元,占全国的0.46%,但据统计压缩机的耗电量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7%~8%。
武汉市艾可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产量和产值逐年上升,竞争愈加激烈,当然市场也在扩大。根据2003年压缩机行业协会单位67家企业的统计结果,压缩机工业总产值(不变价)为48亿元,且在大中型压缩机中,空气压缩机占主导地位。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国内动力用压缩机的销售总量已经达到120亿元左右。截至2005年12月底,国内具有空气压缩机生产许可证(或者已有生产资格)的企业已经由上世纪90年代的10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396家,而且另外还有许多企业正在申请空压机生产许可证。或许从压缩机行业及部分资金投资来源或者行业构成更能看出这种变化。图2是2000年气体压缩机行业三种所有制企业的销售收入比例图,图3所示为多种成分企业2002年的销售收入与利税总额在行业中所占比例。两图的变化表明:一、压缩机行业更加市场化、规范化了;二、国内本土企业的技术进步很快,特别是国企改革在压缩机行业还是有一定成效的;三、目前国内压缩机市场的竞争很激烈,特别是国企和外企的竞争。
武汉市艾可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国内市场与前景分析
需求特点
从图1可以看出,“八五”末期及“九五”期间,大中型压缩机无论是动力用往复式活塞压缩机,还是工艺用往复式活塞压缩机的产销量都在逐年减少(螺杆压缩机的产销量有所上升),但是压缩机的平均单台价格在逐年增加。这一方面说明压缩机的市场需求趋向是大型化和化,另一方面说明压缩机行业技术水平和制造质量提高较快,许多以前不能供应的技术含量高的大型产品和产品在“九五”期间供应状况有了较大改变。
在“十五”期间无论是数量还是产值,都有较大的上升幅度。这是由于国家在基础设施、重工业方面投入较大,另外西部大开发的成效已有所显现,西部地区的市场需求不容忽视。加上中国进入WTO已有数年,进出口业务有所增长以及国内厂家压缩机技术的进步和国外跨国企业的加入,压缩机的出口额也会有所增加。预计在未来2-3年内,对于大中型压缩机的总需求量会出现较大的增长,且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都会比较高。
各主要领域的需求构成
大中型压缩机产品的主要需求领域仍是化工工业、煤电油工业、轻纺工业、冶金工业等领域。根据中国通用机械压缩机行业协会在2000年对沈阳气体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压缩机的主要生产厂家压缩机销售去向的调查,占据空气压缩机主要消费市场的煤电油工业、轻纺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及建材行业以及农林牧副渔业,占所有销售份额由1995年的22.2%提升到2000年的38.2%。其中尚未包括空气压缩机在其他领域的去向以及出口。而包括煤电油工业、化学工业、流通部门、冶金和轻纺等在内的压缩机产品主要用户行业(领域),2000年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66.8%。但是应该看到,随着压缩机的用户行业越来越广泛,上述5个行业消费比重有所下降。1996年上述5个行业消费量所占比例高达81.6%,1997年为71.7%,1998年为74.9%,1999年为71.7%。其他一些用户行业,如军工、建筑建材和交通运输等行业消费量比重则呈现上升趋势。
近几年,国内压由于煤矿出现事故比较频繁而且失比较大,今后国家将大力整顿煤矿企业,这样势必给大型的空气压缩机提供发机会,最近几年大中型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特别是大型活塞式压缩机出现了少有的供不应求的情况。另外包括国家在核电等电力行业的投入也将给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武汉市艾可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石化行业,鉴于我国原油加工能力的提高,几个重点乙烯建设工程的继续投入,对空气压缩机的需求是必然的,但是对空压机的性能要求也显然是在变得更高。据有关部门统计,“十一五”期间国内石化工业改扩建工程又将掀起一轮高潮。原有的炼油厂大多已扩建到了1000万吨/年规模,乙烯厂也基本扩建到了60万~70万吨/年的规模。新建的青岛、福建、钦州、广州1000万~1500万吨/年炼油厂和镇海、福建、天津、抚顺、独山子、成都80万~100万吨/年乙烯厂也已陆续开工。这些改造和新建项目对压缩机的需求相当大。据统计,新建一个1000万吨/年炼油厂需要压缩机30多台,新建一个100万吨/年乙烯工厂需要各种压缩机50多台。全国石化行业正在使用的3000多台压缩机也将按照每年5%的速度更新,而每年需要的压缩机备品配件价值3亿~5亿元。预计“十一五”期间,全国石化行业需要各种气体压缩机3700多台,每年平均700台左右。
武汉市艾可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各种机型的市场需求分析
在空气压缩机市场的几种主要机型中,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当属双螺杆压缩机了。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范围内,双螺杆压缩机的销售量已占所有容积式压缩机销售量的80%,在所有正在运行的容积式压缩机中,有50%是双螺杆压缩机。在我国,由于双螺杆压缩机发展历程比较短,上述比例分别为40%和15%左右。今后双螺杆压缩机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特别是无油螺杆空气压缩机。目前我国已经有近150家生产组装双螺杆压缩机的企业,其中具有空气压缩机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100多家,这些企业中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机头组装型企业,2001年这个数字是仅有75家,且不超过20家生产螺杆空压机。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动力用双螺杆压缩机的销售总量已经达到50亿元左右,占压缩机销售总量的40%多。而双螺杆压缩机的销售总量的70%左右被以台湾复盛、美国英格索兰、瑞典阿特拉斯和美国寿力为代表的十几家台资及外资企业占有。2001年压缩机协会统计加上外资及台资企业销售量,国内压缩机销售收入约为42亿元,其中双螺杆压缩机为14亿~15亿元,占全部压缩机销售收入的34.5%。
由于双螺杆压缩机在其工况范围内,相较活塞压缩机有较大优势,未来双螺杆压缩机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加,竞争也将更加激烈,特别是近年来压缩机大型化的趋势对双螺杆压缩机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单螺杆压缩机,自半世纪前问世以来,一直被公认是一种力学性能的机型,但是由于加工难度以及国外技术保密,国内一直未能较好地实现该机型应有的性能。至2005年12月底,国内具有单螺杆空气压缩机生产许可证(或者已有生产资格)的有8家。2004年,以单螺杆压缩机为主打产品的上海飞和实业集团当年实现利润3542万元,行业内排名第二。相信随着国内技术与科研人员对单螺杆压缩机研究的深入,以及国内加工能力的提升,在未来3-5年内单螺杆压缩机会有长足的发展,将会抢占一部分往复与双螺杆压缩机的市场。
对于往复式压缩机,目前国内一般的动力用往复式活塞压缩机和微型压缩机产品的生产能力大于市场的需要,微型压缩机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出口为主的生产模式。“十一五”期间,行业重点发展的关键产品是特大型往复压缩机组。特大型机组是大型石化项目的关键设备,也是一个国家压缩机技术水平高低的集中体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大型往复压缩机制造技术得到很大的提升,国内产品在稳定质量的基础上正向特大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方面发展。随着我国工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综合实力的增强,可以预期在未来的5-10年间,我国大型往复压缩机技术水平将走向世界前列。因此未来往复式压缩机,在国家工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将走技术提升的路线,其需求量仍然是很大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应当扬其在中高压领域之长,避在低压、大流量范围之短,控制低端产品的重复生产,研发天然气高压回注用压缩机及钻井增压空压机、高速分体式压缩机及新型无油润滑压缩机。
对于其它机型,由于这些机型在空压机行业的应用本身是由于特定的条件限制,因此其市场不会受到很大冲击,市场容量应有稳步小幅增长。
国际市场需求分析
近年来压缩机的出口虽有起伏,但总的呈上升趋势。如图6为1995年至2005年压缩机出口
量表。出口产品中技术含量较低的微型压缩机较多,出口额较低,而技术含量较高的大中型压缩机的出口额虽逐渐有所增加,但增长缓慢。另外1998年开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压缩机出口有所影响,但是近年来已经逐渐回升。
武汉市艾可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_2014年国内空压机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